19世纪60年代,是东西方文化和技术剧烈交融的年代。广州作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,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大门。1958年,随着对外贸易的初步探索,玉林制药敏锐嗅到海外商机,旗下产品“正骨水”在广州交易会上达成出口交易,成为中国传统医药走出国门的一张亮丽名片,“广西省地方国营玉林制药厂”一时间名震海内外。随着改革开放,对外贸易进一步提升,玉林制药多个产品走出国门,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……
携侨胞夙愿求止痒良方
1984年,一位香港药商怀揣一个民间经典止痒验方,不远千里慕名找到玉林制药厂,实地探访时却只看见两栋普通的生产车间,心里略有“失望”,这与他想象的出口大厂相差甚远。但既然来了还是决定试一试,于是带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玉林制药厂的大门。在商谈中,香港药商将东南亚国家、香港以及南方沿海地区湿气重,常常导致皮肤瘙痒等不适的情况娓娓道来,并表达了海外侨胞对中成药天生的信赖,希望玉林制药能够发挥大厂的制药工艺优势,在传承经典验方的基础上,改良研制出一个能够祛风止痒、化湿解毒,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,并将其标准化、产品化推向海外、成为能够惠泽海内外用户的中药止痒产品。药商敏锐的嗅觉和期盼对玉林制药厂来说,既是机遇,更是挑战。经玉林制药研发团队的认真研判,玉林制药科研所接受了这一挑战。
中医药引领 销往海外
玉林制药科研所团队潜心钻研,在经典验方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,采用“养血祛风、化湿解毒、透疹止痒”等治疗原则,选用广西本地特色中草药:地黄、当归、丹参、蝉蜕等九味药材,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,终于成功研制出“湿毒清胶囊”,并在同年提供出口,玉林湿毒清胶囊从此销往香港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等地,推动玉林制药外贸业务走上新的高度。
回归本源内外兼修
1989年,玉林制药依据(85)卫药字第56号文件精神,对湿毒清胶囊进行了生产工艺、产品质量的试验研究,并进行了药理学和临床验证。这一过程为其后续在国内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1990年,湿毒清胶囊经广西区卫生厅批准生产,并首次在国内上市销售。(批准文号:桂卫药准字(1990)027052号)
2002年,湿毒清胶囊获国家药政管理部门的批准,批准文号变更为国药准字Z45021731。(此后收载于《中国药典》2010年版一部、《中国药典》2015年版一部,现执行标准为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)
原研品质成就经典
湿毒清胶囊自1984年出口至今已有40余年,先后荣获多个行业奖项:1993年获工业新百花奖、1994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、1999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牌产品。进入21世纪,湿毒清胶囊更是成为2022-2024年中国家庭常备药“皮肤药”上榜品牌,2024年荣获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。
玉林湿毒清“身份证” 360°全方位认知
玉林制药原研的湿毒清胶囊是中央商务部首批认定的“中华老字号企业”广西玉林制药旗下的明星产品。采用地黄、当归、丹参、蝉蜕、苦参、白鲜皮、甘草、黄芩、土茯苓9味道地药材,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风瘙痒。
产品列表
【通用名】湿毒清胶囊
【成 份】地黄、当归、丹参、蝉蜕、苦参、白鲜皮、甘草、黄芩、土茯苓。
【批准文号】 国药准字Z45021731
【性 状】本品为硬胶囊,内容物为浅黄棕色至棕褐色的粉末;味微苦。
【功能主治】养血润肤,祛风止痒。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风瘙痒,症见皮肤干燥、脱屑、瘙痒,伴有抓痕、血痂、色素沉着;皮肤瘙痒症见上述证候者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。一次3~4粒,一日3次。
【规格】 每粒装0.5克
【贮藏】密封
【不良反应】监测数据显示,本品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皮疹、瘙痒、胃不适、口干、头晕、头痛、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报告,有肝损伤个例报告。
【禁忌】
1.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。
2.孕妇禁用。
3.已知有本品或组方药物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禁用。
【有效期】36个月
【注意事项】
1.忌烟酒、辛辣、油腻及腥发食物。
2.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。
3.有肝病史或肝生化指标异常者慎用,且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4.用药期间如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,或出现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厌油、恶心、尿黄、目黄、皮肤黄染等与肝损伤有关的临床表现时,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。
5.儿童、老年、哺乳期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6.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肾病、肿瘤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7.本品不宜长期服用,服用7天症状无缓解,应去医院就诊。
8.本品不宜用于湿疹、皮炎的急性期。
9.患处不宜用热水洗烫。
10.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11.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。
12.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。
13.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。
14.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,使用本品前咨询医师或药师。
【通用名】湿毒清片
【成 份】地黄、当归、丹参、蝉蜕、苦参、白鲜皮、甘草、黄芩、土茯苓。
辅料:淀粉、羧甲淀粉钠、硬脂酸镁。
【性状】本品为薄膜衣片,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;味微苦。
【功能主治】养血润燥,化湿解毒,祛风止痒。用于皮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
【规格】每片重0.62克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。一次3~4片,一日3次。
【贮藏】密封
【有效期】36个月
【批准文号】国药准字Z20090854
【不良反应】监测数据显示,本品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皮疹、瘙痒、胃不适、口干、头晕、头痛、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报告,有肝损伤个例报告。
【禁 忌】
1.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。
2.孕妇禁用。
3.已知有本品或组方药物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禁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
1.忌烟酒、辛辣、油腻及腥发食物。
2.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。
3.有肝病史或肝生化指标异常者慎用,且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4.用药期间如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,或出现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厌油、恶心、尿黄、目黄、皮肤黄染等与肝损伤有关的临床表现时,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。
5.儿童、老年、哺乳期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6.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肾病、肿瘤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7.本品不宜长期服用,服用7天症状无缓解,应去医院就诊。
8.本品不宜用于湿疹、皮炎的急性期。
9.患处不宜用热水洗烫。
10.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11.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。
12.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。
13.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。
14.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,使用本品前咨询医师或药师。